〖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李夫泽
    蒋牧良(1901~1973),原名希仲,又名再影,笔名池沛、敬士等。从三十年代起,便投身于左翼文化阵营,深受鲁迅思想和文风的影响,成为“左翼”时期著名小说家。先后创作了《锑砂》、《早》、《夜工》等中短篇小说,并发表许多散文和杂文。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宣传,其作品一度被禁,本人受日本侵略当局的通缉。曾在湖南任《大地》、《昭报》等副刊主编。解放战争后期,任新华社特派随军记者,进军大江南北,还参加了湘西剿匪战斗的全部过程,并写了《歼灭白匪解放广西》等许多通讯,部队指战员赞誉他是“战斗的作家”。解放后,历任中央军委总政文化部创作员、《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诬陷,身处逆境,1973年2月因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富家子聪明好学,深得湘女青睐
    蒋牧良原名希仲,1901年5月4日(农历3月16日)出生于湘乡县敦行乡(今连源市荷塘镇)桥头冲蒋家村。全家四口,除父、母外,还有一个哥哥。父亲是商人,与伯、叔四家合资在邵阳开了一家绸布店,后又在安化开了一家茶号,属于当地的殷实户。母亲虽不识字,但有见识,有能耐,对蒋牧良影响很大。1905年春天,蒋父病逝,临死时嘱咐家人:长子湘寮长大后做生意,次子希仲要以读书取业。
    1905年秋天,蒋牧良进入家塾读书,直至民国建立。读私塾时,刻苦用功,学业进步很快;加上长得很清秀,聪敏而又外露,深得先生喜爱。九岁便能写出五、六百字的文章,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量地阅读了文学作品,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和梁启程的《中国魂》等书。
    1913年秋天,进入县城求实学校学习,并结识同学中的湘潭世家肖氏五位小姐。冬天,求实学校被土匪捣毁。
    1914年春天,肖家小姐来信邀蒋到省城上学,即赴长沙,考入广雅英算实习学校,肖家姐妹于此时进长沙女校就读。暑假中,应肖家大姑娘之邀去湘潭肖家补习国文。每年寒暑假,肖家都请有家庭教师,从此,几个假期都去湘潭复习功课。时间一久,肖家四姑娘便与蒋牧良建立了感情,肖家长辈也常表示要选蒋做女婿。1916年冬天,双方家长为他俩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以确定其恋爱关系。
家道中落遭白眼,读书恋爱两碰壁
    父亲逝世后的头几年,邵阳那家绸布店里的生意仍在进行,安化的茶号也已开办,两处商号本利相当可观,牧良家四股占一,主要是因为蒋牧良伯父善于经营。伯父死后,店、号大权都由市侩三叔独揽,其时正逢湖南滥发纸币,他把现金换成纸币,每千两纸银只折合三十三元银洋,牧良家因此白白耗损大批银子。母亲只得卖尽田产,另想别法,但从此一蹶不振,以后再无田地与资财,家道中落。
    1918 年,蒋牧良不得不暂时中止学业,去新化锡矿山当了一段时间的小职员,以至拖延到1922年夏天,才从民治旧制中学毕业。1923年春,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秋,去武汉投考武昌高等师范中国文学系,未取,便在武昌自学。“《楚辞》、《庄子》、两汉六朝以及等而下之的唐宋百家,无所不读。”1924 年秋,去武汉高等师范旁听一学期。在武汉的一年半里,经济窘迫异常,有时四个铜板的讲义费也无法付出。在街头路边拾过烟蒂,睡过公园的石凳,而饿饭则是经常的事。
    蒋家败落后,肖家已暴发到拥有数万银洋私产的大户,受嫌贫爱富习见的影响,蒋意识到婚约难以维持。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肖家小姐的哥哥肖襄章竟和蒋打了一架,从此蒋再未去肖家。
    开始时,肖家四小姐表示与哥哥的糊涂思想不同,并愿意资助牧良去武汉投考大学。但不久,肖家小姐来信渐少,偶有信来,也只是倾诉其兄的横蛮,如何干涉她的婚姻自由之类,感情渐渐疏远。后来,那曾经以“凤仙”自许的肖四小姐也背信弃义,与一个新军阀政治教官热恋着。蒋、肖两家从此没有往来,但一直到1931年9月,蒋、肖两家才宣布解除婚约。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为报私仇去投军,辗转流浪走南京
    求学受挫给了蒋很大的打击,恋爱上的碰壁尤其使他愤怒,他为了报复决定从军。并向同窗学友宣布:“不杀掉肖襄章,决不回校!”
    1925年春,蒋在常德投身熊克武部队,在一个连上做文书。夏初,贺耀祖打垮了熊克武,部队要拖回四川去。蒋因嫌远离了仇敌,故当部队开到桃源时就逃回家乡。冬季,又在湘西一个土著部队再当司书。在湘西不到一年,湖南发生战争,部队又被贺耀祖收编。这支人马很快过渡为北伐军独立第二师。
    肖襄章已得悉蒋牧良当兵志在报仇,他在范石生那里买下一个旅长的官衔收编土匪,并扬言要杀掉蒋牧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牧良只得随着队伍打九江、攻南京。攻打南京时,在津浦路车站的车厢里得到大批图书,大多是世界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著作。蒋此时任军需,能挤出一些时间读书,便如饥似渴“饱餐”起来。后来,肖襄章投靠国民党新军阀做了县长,蒋“才真实地领悟到现实世界只有阶级的仇恨,个人恩怨是微不足道的。”便趁着部队改编之机,离开行伍回到湖南。
    这时的蒋牧良痛苦、孤独,“找不到可去的门径”,于是又从湖南往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处流浪。后来在安徽巢县一个厘金卡上做一名收发。不久被辞退,衣食无着,继续流浪,住过安庆的湖南会馆,睡过县城的古老破庙。
    1930 年春,报载南京训练总监部招考司书。为谋生计,蒋牧良应召参考,被录取了。在训练总监部,他每天的差事主要是剪贴报纸,因此有工夫念世界语、英语和日语,并练习写作。顶头上司书记冷少农是地下党负责人,对牧良时表关切,劝他“老老实实读点社会科学书籍”,并主动出借马列著作和进步社会科学书籍多种。在冷少农的启发帮助下,蒋认真读了《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等经典著作,开阔了眼界,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
独在他乡遇知己,左翼文坛始成名
    1932年,蒋牧良到南京卫戍司令部当收发员,不久又调至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副官室当司书。这时他看到一份报纸副刊上的征稿启事,心中一喜,便在屋檐下写了两篇散文寄去。副刊的主编。张天翼,湘乡人,虽比牧良小5岁,但此时已小有名气。他看了蒋的文章后,敏锐地发现这位作者生活丰富,有文学修养,便约他会面。一见之下,彼此又知是老乡,感到格外亲切,便成了莫逆之交。从此张引导蒋牧良走上了革命文学的道路。
    张天翼又介绍认识了吴组缃、朱凡等,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文学创作问题。吴组缃回忆道:“牧良在文学创作上最初受天翼的影响较多,早期的作品接近天翼的风格,主要在思想倾向和艺术构思以及表现手法都留有此种迹象。可是牧良的生活底子比我和天翼都深厚得多,他亲历过社会底层,而且一直没有脱离它,不过开初他认识水平差,就象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婆婆,你让她诉苦,她只会淌泪,说不出什么成套的理由来。比如牧良写克扣兵饷(《伙食尾子》)这一类故事,总是先谈给天翼听,(也谈给我听)。天翼说这是个好题材啊,应该写出来。于是七嘴八舌地帮他出主意:--要紧的关键地方在哪里,在哪里突出他的意义。写好后再给大家传看。”
    在作家的帮助下,蒋成长很快。1933年,小说处女作《高定样》发表于上海《现代》月刊,编者说这是他们在二、三十篇同类题材的来稿中,“经过精密的考虑和选择”的“最完美的一篇”。1934年,发表小说《赈米》,被称做“沉郁地反映着农民生活凄惨的没落”的“典范”。1936年5月,蒋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锑砂》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本书自选短篇创作八篇。1936年10月,第一部中篇小说《早》出版,这是蒋牧良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此外,《夜工》、《强行军》等小说集也很有影响。
    他早期的作品深受鲁迅思想及文风的影响,生活气息浓厚,既深刻反映出阶级矛盾,又鲜明地表露了自己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是左翼文学的重要收获。由此,蒋牧良成为左联时期著名的小说家。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小说抗日被通缉,民族救亡奔波忙
    1937年6月,蒋牧良的小说《十七包糖》发表,这是一篇表现主人公抗日思想的小说。7月7日,日寇发动芦沟桥事变,北平沦陷。日寇下令“通缉”包括荒煤、蒋牧良在内的写过抗日小说的作家十人。8月,上海淞沪战争爆发。茅盾对被日寇“通缉”的蒋牧良深表关注,要他火速撤离。9月,蒋与张天翼一起离沪,来到长沙。这时,上海、北平各地的作家以及其他一些文化人士差不多都集中到长沙。
    蒋同张天翼一起,主编抗战初期的长沙《大众报》,鉴于地下党主办的几个报刊中,《大众报》经费最困难,发行量也少,张天翼、蒋牧良为扩大发行量,经与郭沫若、茅盾等商量,请钱君匋设计一张石印大广告,刊列了《大众报》特约撰稿作家数十人名单,由郭沫若、茅盾领头,几乎把当时全国有名的作家都列入了,报纸发行量因而立即增加。
    1938年,蒋与张天翼一同应聘于迁来长沙的北平民国学院任教。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汉口成立。之后,在长沙的文化工作者大多向汉口转移。蒋也到了武昌,在孙连仲部第三十一师当秘书。武汉撤退后,随部队开往河南。不久,又被调往子弟学校教书。
    1940年,国民党到处制造摩擦,发动反共高潮,形势日益紧张,蒋回到故乡。应家乡小学之请,每星期讲小说习作,附近数十里的教员闻讯都赶来听讲。中统特务张某此时正任湘乡县长,与县党部特务王某策划搜查蒋家。事机泄漏,被一小学教师获知,蒋遂中止上课。
    1942年8月,蒋采用乡间教蒙馆的方式,在富田桥义贻堂授课(编者注:燕贻堂),慕名投师的青年七、八人,其中有地下党员张翅翔等。1943年春天,他又在桥头蒋家冲的蒋氏宗祠设一“蒙馆”,由张翅翔及曾路中等代教学生。这时附近的进步青年龙国屏、龙楚玉、李光鉴、李熊蜚、毛剑光、李钟湘等常来聚谈,蒋给了他们思想上很大的帮助。当时生活极为艰苦,以南瓜山芋度日,有时竟至连日不举火,连写小说的自来水笔也卖了,家里经常连红薯根也吃不上,但师生们精神充实。
    1944年秋天,日寇攻陷长沙后,又侵占潭宝公路,离蒋家冲仅有数十里之遥,“蒙馆”学子因而散去。为避敌害,蒋离家出逃到晃县,参加《中国晨报》的筹备工作,并作主笔兼副刊《大地》主编。
为找组织重入党,随军记者上战场
    早在 1938 年4月任教民国学院时,蒋牧良便由教授谭丕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谭丕模、张天翼同一党小组。后在武汉时他向博古要求到延安去,可博古同志认为当前的工作主要是发动全民参加抗日,已经有点写作能力的人,应该留在白区,不要先去延安,蒋便在孙连仲部第三十一师当秘书。不久,又到一所子弟学校教书。为了能在学校中有所活动,他奉组织命在服务团挑选教员时注意加强党的力量,后在教员中建立了党小组。之后,又遵照博古指示,将党的关系转到地方,由安陆地方党组织领导。
    1940年,国民党大肆剿共,蒋被迫回到家乡,便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党的领导,他的思想、他的感情无时无刻不寄托在党的身上。
    1947年年初,蒋辗转来到上海,多方设法寻找党的组织。上海的形势严峻,反动派极为嚣张,难以找到组织。6月,他由上海乘船到香港,住九龙香港文协会址。赴港后他头一件事就是找邵荃麟,把丢失党的关系的前后情节都告诉邵,并说明来港的目的就是想恢复组织关系。荃麟告诉他,香港和内地的交通很不方便,往往想弄清一个人的情况,得花上几年,不如重新入党,以前的关系等到交通方便时再弄清楚。8月,由邵荃麟、周而复两人介绍,蒋重新入党。批准的那一天,他高兴得象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并特地拍了一张富有意义的照片。照片上有张天翼、蒋牧良、邵荃麟、葛琴、周而复,五个人的脸上都涌现着出自内心喜悦的笑容。
    1948年11月,蒋离港去东北解放区。1949 年春,以文代会代表资格到达北京。时值大军南下,蒋觉得前方工作重于后方,便向胡乔木同志提出随军南下任战地记者的要求。文代会开幕前,他被批准以新华总社特派记者名义到汉口入伍。南下后,参加了鄂西、湘西、桂西等战役。广西战役结束后,回武汉四野新华分社。1950年8月,又去湘西参加剿匪,经过三个半月时间的实地采访,他搜集了不少素材,其间,写下了《歼灭白匪解放广西》等许多报道。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深入生活下基层,培育青年煞费心
    1952年3月,四野政治部部务会议决议,将蒋定为副师级干部。
    1958年春,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蒋回到湖南,在长沙小住后即去南县三仙湖乡劳动,并担任乡党支部副书记。时年5月,出席湖南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周立波)和中国作家协会长沙分会主席。冬,在三仙湖生活近十个月,因省文联和作协工作需要,调回长沙,此后仍多次去生活基地。
    解放后,蒋虽身兼数职,仍积极写作。两部长篇小说数易其稿,一是以解放军湘西剿匪为背景的《国防在后方》,一是反映农村合作化的《湖边风雨》,并发表短篇小说《刚批准的新党员》、《吵嘴之后》,报告文学及小说集有《铁流在西线》、《漫步在韶山灌区》,文艺理论著作有《作家谈创作》、《下乡后的一点经验》、《谈谈描写阶级斗争作品中几个常见的问题》等。
    自1958 年冬起,直至“文化大革命”开始,蒋以主要精力指导青年作者。他们之中有农民作者刘勇、熊春祜、王金山、李绿森、吴荣福,部队作者张行和专业作者谢璞、王以平、金振林、孙健忠、向秀清等。即使在住医院疗养期间,辅导工作也不间断。蒋的指导方式有:阅读原稿,写出书面意见和面谈修改方案;通过书信,回答种种问题;开列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学习书目,并且提出阅读要求;作创作辅导报告和讲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带领青年作者深入第一线,向群众学习。青年作者们对此都有深刻的忆述,刘勇写道:“蒋老对青年作者在事业上的关心是众所周知。青年作者寄给他的稿子,每稿必看,每稿(信)必复。我写的第一个长篇的初稿,还只写了五万多字,他就要去看了,在稿纸上批了几千字,有的稿纸已经写满了字,便另外贴上纸条,将批语写在纸条上。”
    1965 年夏初,经国务院和中共中央中南局批准,湖南省委决定兴建韶山灌区。蒋牧良闻讯,即与周立波商量组织创作实习团,蒋任团长,扶病率领驻会作家和业余作家、画家、作曲家三十余人组成的创作实习团,奔赴灌区各重点工程。途中蒋车祸负伤,就近在一工厂医院治疗,不让同行者电告文联和家属。伤稍愈,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指导青年创作,言传身教,呕心沥血。
百折不移其志,千磨难易其心
    十年浩劫,蒋在所难逃。“叛徒”、“特务”、“走资派”、“反动权威”等等罪名全都罩到蒋牧良头上,被下放到洞庭湖畔。浩劫之初,湖南省文联“造反派”从牧良手中抄没一小皮箱文稿,包括十多年前写作、几经修改的长篇《国防在后方》,和1958年构思、以三年时间完成初稿、至1965 年脱第五稿的长篇《湖边风雨》,共计八十万言。牧良为此痛苦失声,致成大病一场!当他被宣布“解放”以后,多次写信给省革委会负责人,要求退还原稿:但退来的只是几张纸片,里面有的还是别人写的检查!直到临终前,他还沉痛地哀叹:“我这一辈子最痛心的事,就是两部长篇小说稿子被人不明不白地拿走了。”但蒋素有“百折难移其志,千磨不易其心”的坚强革命意志,即使在那样的日子里,他还写信给老友张天翼说:“一旦得到工作的机会,我就要拼命干,一年干两三年的事,来弥补过去。”
    1973年2月16日晚,蒋得到恢复工作的通知,兴奋异常。次晨,心绞痛发作。在大雪纷飞中,他仍手拿板凳去听报告。中午呕血,家人以担架推送到湖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部,受到冷遇,经过毫无治疗措施的36小时的“观察”才开始抢救。
    1973年2月 23日,蒋抱恨去世,享年 72岁。2月26日下午,在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27日上午,在“省革委会'五·七'干校总校”(原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礼堂举行追悼会,参加者千余人。
--选自《历代名人与娄底》
参考文献:
①《蒋牧良小说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②《二十世纪湖南人物》(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编者按:蒋牧良出身于荷塘镇桥头冲蒋家村的一个富户之家,是著名的左翼作家。年轻时因爱好文学,也读过蒋牧良的一些小说,语言朴素,更多的是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后来知道蒋牧良是龙山脚下人,也知道作家蒋子丹系蒋牧良的女儿,直到在《历代名人与娄底》丛书中读到李夫泽所写的《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才对蒋牧良的生平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蒋牧良的人品以及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
    又读到蒋子丹女士的《写在春天的深夜里》,是从一个女儿的视角看一个父亲,尤其是述及蒋牧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遭遇的种种不平的打击与压迫,肉体的痛苦还在其次,更甚不过精神上的折磨,作为一个作家,呕心沥血几十年,如同春蚕吐丝一样积来起来的手稿付诸东流,再坚强隐忍的人都足以被摧毁……
    娄氐镇文史馆在走访百年燕贻堂时,听黄琼女士讲到当年蒋牧良在燕贻堂办学讲课,传播革命思想,培养了一大批热血青年,如:张翅翔、龙良臣、曾路中、胡基立等,后来都成了湘中一支队五团的骨干。对于蒋牧良在荷塘,在富田桥,在绕竹小学,在燕贻堂……这些故事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用平视的目光看娄氐
联系微信号:Yes-123-123-123
(17773898392)
长按二维码扫描进入娄氐镇文史馆
〖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政协娄底市委员会
“文史书画”委员工作室)
娄氐镇文史馆  娄氐镇艺术馆
地址: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涟滨街道办事处
澄清居委会办公楼四楼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


头条 |深度 |投研 |行情

版权声明:管理员 发表于 2023-12-14 9:44:38。
转载请注明:〖第307期/荷塘镇〗蒋牧良:风雨沧桑,文坛铁骨 | 自媒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