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将引领全球汽车消费升级

肖波:当全球车企忙于用利润向投资者表现盈利能力时,中国车企以销量印证,智能化电动化正在成为汽车未来的主导者。

未来已来?

2024年,对待电动车发展的态度,全球汽车企业开始了旗帜分明的两极对立。

陆续公布财报的大众集团、保时捷、奥迪、宝马均呈现强劲增长,丰田汽车的年销售也创下新高。不过,在中国市场,全球巨头们都感受到了与日俱增的压力,凭借电动化产品,中国品牌正在快速蚕食曾经占据主流的合资车企。

如今,中国品牌们已经不满足于本土的优势,正在将目光更多投向全球市场,虽然没有公开发布,但多家中国品牌车企内部均制定了颇为激进宏大的“出海战略规划”。

智能化+电动化,已经成为中国品牌征战海外,向丰田、大众、现代等国际汽车巨头发起挑战的信心所在。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希望汽车行业的未来被智能电动车主导,从德国车企和日本车企管理者们表现的态度看,他们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

中国品牌电动“超车”?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时下畅销小说的热门语言,成为中国车企和全球巨头们技术角力的真实写照。

当全球汽车投资者还在质疑比亚迪2023年302万台的年度销量能否持续时,2024年1月,3家中国车企公布的月度销量再次令业内震惊,吉利汽车21.3万台,奇瑞汽车20.09万台,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23.35万台,加上风头正劲的比亚迪,中国品牌足有4家车企单月销量突破20万+。

这无疑将让很多全球车企感到坐立不安,从海外机构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企销量数据看,本田、福特、比亚迪、铃木四家车企的销量排名按顺序分别是7至10名,并且都不到400万台。

再看中国品牌,除了风头正劲的比亚迪,各大车企发布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吉利控股汽车总销量约为279万台,其中吉利汽车达到168万台,长安汽车销量突破255万台,走出低谷的奇瑞汽车总销量达到188万台以上。

更重要的是,和以前局限于本土市场内战不同,凭借智能和电动技术的加持,中国品牌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国际市场攻势。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市场销量超过23万台,吉利汽车海外出口超过27万台,奇瑞汽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3万台以上。

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未来五年内中国大概率会出现3到4家具备冲击全球前10能力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

遭遇出海壁垒?

通过两三年的市场鏖战,德国和日本的汽车企业管理者无奈的发现,即使费尽心力,其智能电动技术短期内依然无法与中国品牌和美国特斯拉正面竞争。

更糟糕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所有参与者的利润率都急剧下降,智能电动车销售盈利则是难上加难,需要向投资人贡献利润的国际汽车企业管理者遭遇空前压力。

曾经挽救大众集团的传奇CEO迪斯就沦为了投资者和工会双重压力的牺牲品,虽然推出MEB平台让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赢得了先发优势,但难以妥善处理老员工问题和平衡研发投入导致其黯然离职。

目前,德国三大车企出现调整电动车规划的苗头,日系车企和韩国现代汽车也表现的并不积极。

与此同时,欧洲的政策对于外来的电动车企业也越来越不友好,不仅中国车企可能会遭遇低价竞争调查,美国的特斯拉扩建计划因为种种问题同样进展缓慢。

无论是否承认存在政策壁垒,中国车企向欧洲销售电动车越来越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看衰电动车的观点也再次出现,看空者们的论据是,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电动车企业盈利非常困难,一旦海外市场难以开拓,将对企业的持续研发投入形成巨大压力。

此外,现有电动车的质量耐久性、售后服务、以及电价上涨预期,都将是电动车企业、乃至电动化产业链发展的严峻考验。

资本压力藏隐忧?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看,传统车企似乎赢回一程,2023年创下销量新高的丰田汽车,尽管中国市场同比下滑,但股价突破了250美元的历史新高,戴姆勒奔驰在宣布调整电动车发展规划后股价同样上涨。

2023年销售突破180万台的特斯拉则不再是资本市场宠儿,2024年至今股价累计下滑30%以上。同时,除了理想汽车和有华为背书的赛力斯之外,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资本市场表现也不温不火,投资者们似乎对电动车在短期内能否保持高速发展出现了迟疑。

在我看来,目前电动车企业确实面临巨大的洗牌风险,而和看空者相反,我坚定的认为,从5到10年的周期看,智能电动车产业的未来,就是汽车,或者说移动出行的未来。

智能电动趋势不可阻挡

回溯10年,市场早已给出答案。

自2015年以来,在科技、数据互联和能源改革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引领全球,开启史无前例的技术变革,传统燃油车时代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开始被电动化和智能科技超越,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新选择标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的电动车竞争并不仅是燃油车、纯电动车、油电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或者说氢能源之间的驱动之争,自动驾驶和智能交互正在迅速成为更吸引用户的购车选项。

实际上,大众、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很早之前都公开宣称,汽车正在由传统交通工具向智能出行载体升级。

中国市场的消费趋势转型印证了这一点,并进一步对传统封闭汽车产业链格局的展开冲击随着汽车产品电动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增多,新能源、IT和互联网相关的供应商们,开始深入传统汽车厂商把持的底层技术核心地带,汽车产业体系也在由单一工业链条向全方位智能出行生态进化。

其实,不仅中国品牌凭借智能电动发展迅猛,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同样是智能电动车的最大受益者。2024年一季度,当所有车企在中国市场面临盈利难题时,只有特斯拉销售终端传出二季度将减少促销力度的消息。

虽然有人认为这是特斯拉的营销策略,但从销售势头和用户反馈来看,特斯拉有这样的底气,凭借的正是电动技术和智能驾驶的领先优势。

同样,中国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们,能实现从合资车企虎口拔牙抢用户,到上山打虎超越对手,核心竞争力也是电动化和智能化。

全球汽车消费趋势也是显而易见,欧洲的同款电动车售价通常比中国市场高出50%以上,却依然能实现一定规模的销售,这足以证明用户对于智能电动车型的向往和憧憬。

所以说,虽然电动车限制政策的出现短期内会对中国品牌电动化发展形成一定影响,但越是限制,越证明中国智能电动产业链的领先优势。

对于中国电动车企业而言,摆在面前的问题并不复杂,就是保持良性竞争,坚定信心并坚持下去。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闫曼 man.yan@ftchinese.com)


头条 |深度 |投研 |行情

版权声明:管理员 发表于 2024-03-22 7:07:07。
转载请注明:中国电动车将引领全球汽车消费升级 | 自媒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