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母女”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邢凤燕

东三里社区居民

邢凤燕参加诗歌朗诵会。

本报记者 任珊

“小邢,我想你了,想回北京……”

“您最近过得怎么样,药定时吃了吗?回来的时候我去接您。”

电话那头,石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邢凤燕不放心,耐心地听她倾诉。这通电话一聊就是半小时。

今年83岁的石奶奶,无儿无女,两年前老伴儿也去世了。一直以来,关照她生活的就是邢凤燕。

两人非亲非故,这缘分要从17年前说起。2007年,从纺织厂退下来的邢凤燕听说东三里社区在招聘,于是报名成了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自己就是残疾人,更能体会到残疾朋友的难处。”

邢凤燕今年62岁,23岁的时候,她因交通事故双腿受伤,后来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三级,如今走起路来腿还是一瘸一拐。

入职后,第一件工作就是信息摸底。邢凤燕还记得,当时社区登记在册的残疾人有28名,但只登记了名字和住址。“只有掌握残疾人朋友的基本需求,才能为他们服务。”上门拜访成为当务之急,石奶奶就是那时候认识的。

石奶奶是肢体二级残疾,平时坐轮椅出行,全靠老伴儿照顾。但老伴儿比她还大10岁,身体也不好。在邢凤燕的帮助下,石奶奶办好了残疾证,每月会有补贴。

每周四,社区活动站有公益活动,为老人量血压、测血脂。有时候看到石奶奶和老伴儿没来,邢凤燕总会上去敲门,问问怎么回事。

一次,石奶奶突然给邢凤燕打来电话,“小邢,今天能不能陪我去趟医院开药?”石奶奶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但老伴儿那段时间不在家,她便想到了邢凤燕。邢凤燕二话不说,立马带着她到医院,忙前忙后。“小邢,我以后就把你当女儿了。”一句话,把这对“母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2009年,石奶奶搬到了西城区真武庙,虽说住得远了,但她和邢凤燕的来往一直未断。“石奶奶的户口一直在三里屯,我总去给她送助残券和社区发放的米面油。”邢凤燕每次过去,一来一回就要两个多小时,但她一直坚持着。“老人总会提前等在路口,那期盼的眼神,让我没法不去。”

“老太太现在有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看不见了,耳朵也只剩微弱的听力,我更不能不管了。”邢凤燕说。

其实,让邢凤燕放不下的不止“妈妈”,还有那些“女儿”。辖区里的“90后”小张,患有听力残疾,邢凤燕多番打听,帮她找了份咖啡馆的工作;智力残疾的小吴,一见到邢凤燕就叫“妈妈”,邢凤燕经常做好吃的给这个“女儿”……

邢凤燕虽然2年前就从社区退休了,但她闲不下来。在残联支持下,街道成立了三里屯瑾瑜读书社,邢凤燕被推选为社长。

从《我与地坛》《轮椅上的梦》到《看不见的顶峰》《我们仨》……每月第三个星期的周五上午,邢凤燕都会组织辖区残疾人共读一本书。“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

在邢凤燕的鼓励下,不少残疾人慢慢爱上阅读,也通过读书活动,渐渐走出家门,勇敢地接触社会。


头条 |深度 |投研 |行情

版权声明:管理员 发表于 2024-04-24 5:18:47。
转载请注明:半路“母女” | 自媒体圈